发布时间:2025-07-24 浏览次数:
蜜蜂不仅是维系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传粉昆虫,也因其高度社会化的行为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性行为和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近日,5060全迅白菜、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传粉昆虫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许金山教授团队在国际昆虫学期刊《Apidologie》上发表研究成果《A method for delivery of exogenous nucleic acids during the non-ovipositional phase in honeybees》,该研究报道了一种适用于蜜蜂的“非产卵期外源核酸递送新方法”,为蜜蜂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创新技术路径。
研究团队从中华蜜蜂卵黄原蛋白中筛选出一段名为AcQP的卵巢靶向肽,该靶向肽可携带外源荧光进入卵巢以及子代卵中,并结合经典的GAL4-UAS体系,实现了将外源DNA精准递送至蜂王卵巢细胞。研究发现,该导向肽在中华蜜蜂、西方蜜蜂、家蚕和蚊子等多种昆虫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靶向性和通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传统胚胎注射相比,该方法无需处理早期胚胎,可在蜂王产卵期外直接通过腹部注射蛋白质-DNA复合物,显著降低实验技术难度和胚胎死亡率。该项研究为未来深入开展蜜蜂分子操作、遗传改良及抗性品系培育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章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谢林璇,通讯作者为许金山教授。该研究获得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3592-025-01200-0
供稿:许金山教授团队
一审一校:朱 波
二审二校:乐 涛
三审三校:付长波